夏天怎样预防脑中风
时间:2014-06-30 点击:

夏天怎样预防脑中风

有些人认为,冷天儿才发生脑中风,热天儿没事。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夏季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,因此不可麻痹。当气温上升到32℃以上时,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能高66%,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,危险性还会增大。为什么气温高也会发生脑中风呢?原因有两个:

  一是当气温上升到32℃以上时,肌体排热主要靠汗液蒸发。大量出汗会使体液严重消耗,若没注意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,血液会浓缩,血流会变慢,易形成血栓,血栓若堵住了营养大脑的颈总动脉,大脑就会发生缺血性中风。气候炎热,体表毛细血管扩张,血液多集中于体表,大脑本来就缺血,若发生血栓,脑血管被堵,大脑就更缺血,更易发生中风。

  二是大量出汗。虽然能使体温下降,但这要靠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,这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,也会使血压升高而易发生出血性脑中风。

  那么,夏天应该怎样预防脑中风呢?

  重视对原发病的防治。高血压、高血脂症是引发脑中风的根源。据统计,90%以上的脑中风患者都有高血压和高血脂,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重视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血脂药,多吃些能软化血管和能降血脂的食物,并科学地安排夏日生活,注意劳逸结合。

  避免贪凉。老年人血管多硬化,忽冷忽热的气候易发生意外,因此不可过分贪凉。空调不可调得过低,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℃8℃为宜,使用空调时间不可过长,出入空调室次数不宜过多;使用电扇时不可直吹身体。老弱者最好还是用手摇扇。

  多次少饮防止血液浓缩。盛夏时人常常大汗淋漓,特别是劳动锻炼之后,体液消耗极多,若不及时补水,血液浓缩、血流变缓、出现血栓,不但易堵住脑部血管,使大脑缺血发生中风,还易堵住冠状动脉,引发心绞痛。更易引起尿液浓缩影响肾脏对毒素的清除,形成尿路结石。因此,老弱者盛夏要注意科学饮水。老年人对体内缺水反应能力低,若到渴急了才喝水已为时过晚,应采用多次少饮的补水方法。这是因为人的体液是逐渐消耗的,所以一次喝水量不能过多,否则会引起水中毒,出现胃肠不适、头晕等症状。老弱者活动量较少,体内含水量相对少些,每天补水2500毫升足矣。

  注意脑中风前兆。脑中风出现前常会出现一过性视物障碍或失明,突然头痛头晕,说话不清,半身发麻,频频打哈欠,嗜睡等不正常现象,应高度警惕,立即卧床休息,最好去医院检查就医。

  注意平时保健。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睡醒觉后不可猛然起床,应先在床上稍停几分钟再慢慢下床。另据美国医学研究,经常吃些含钾多的食物,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,能有效地预防脑中风。